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

土壤监测数据库(全国土壤数据库)

本篇目录:

FAO数据库土壤数据

1、土壤可蚀性基础数据来源于世界土壤数据库(HWSD v1),由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。数据比例尺为1km格网,数据格式为Geotiff,时间为2009年。

2、年的18亿t,1996年的7亿t,到2004年达最高点为25亿t,为1948—1952年平均谷物总产的26倍(图1-2)。图1-2世界谷物收获面积、总产、单产50余年的发展趋势 (引自当代世界农业;FAO数据库)。

土壤监测数据库(全国土壤数据库)-图1

3、根据FAO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报告显示,目前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土壤已经出现中度至高度退化,我们脚下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。由于集约化耕作和自然过程的结合,土壤正严重退化。随着肥沃的表层土壤变薄,种植粮食作物越来越困难。

4、年FAO等又召开国际土壤退化会议,决定开展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级土壤退化和SOTER(土壤和地体数字化数据库)试点研究。

5、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指的是:CABI的农业和自然资源数据库。FAO的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。NAL的农业联机检索数据库。

中国土壤数据库的介绍

土壤属性数据库记录数达2647条,属性数据项16个,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种类型土壤及其主要属性特征。全国土壤类型数据以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1995年编制并出版的《1: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》为依据进行数字化生成。

土壤监测数据库(全国土壤数据库)-图2

、栗钙土: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,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,面积最大的土类。

化学和物理作用而形成的稳定有机质,它是土壤中最为稳定的有机质,可以长期存在于土壤中,不会被分解,是土壤有机质中最难降解的成分之一。这种腐殖质的数据可以从中国土壤数据库、中国土壤图集等官方网站上查询获取。

主要学术成就:首先初步揭示我国主要耕地土壤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。

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时,对于数据编码要遵循哪些原则?

属性数据编码一般包括部分、部分和部分三方面的内容。其编码一般应考虑高、好和方属便三个原则。方法通常有缩写码、助记码、特征码、层次码。通过编码可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,便于计算机识别和管理。

土壤监测数据库(全国土壤数据库)-图3

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:层次性原则、拓扑一致性原则。层次性原则:空间数据编码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组织和管理,数据的层次关系需要清晰明确。不同层次的数据应该有不同的编码方式,以便于数据的存储、检索和分析。

(1)土壤属性数据: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基础,结合全省土壤监测样点数据,建立土壤质量状况数据库,最小单位为土种,包括pH值、有机质含量、表层土壤质地、耕层厚度、障碍层深度、水土侵蚀程度、盐渍化程度数据。

HWSD土壤数据集(v1.2)的土壤类型代码

1、第一步,首先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,加载3个数据图层,分别是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物分析数据图层、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全量分析数据图层及表层土壤采样数据图层。

2、HWSD。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:土壤质地类型数据来源于世界土壤数据库(HWSDHarmonizedWorldSoilDatabase)。该数据是空间分辨率为公里的网格数据,提供了各个格网点的土壤类型、土壤相位、土壤理化性状等信息。

3、数据库提供了各个格网点的土壤类型(FAO-7890)、土壤相位、土壤(0~100cm)理化性状(16个指标)等信息。

4、全国土壤类型分布数据,为矢量栅格分布形式,数学基础采用Albers投影。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,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、有机物质、水分、空气、微生物等组成,能生长植物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国土壤数据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