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

土壤反射(土壤反射波谱曲线特征)

本篇目录:

土壤的波谱特征

1、土壤类型: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和有机质含量,因此其反射波谱也不同。例如,砂质土壤的反射率较高,黏土质土壤的反射率较低。植被类型:不同类型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叶绿素含量和反射率,因此其反射波谱也不同。

2、土壤反射波谱的特性曲线较为平滑,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,土壤的亮度区分并不明显。

土壤反射(土壤反射波谱曲线特征)-图1

3、土壤的发射波谱特征主要是由土壤温度、湿度状况决定的。遥感测量的主要是土壤表层的温度。当地表潮湿时,表层土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蒸发控制。

4、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。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受到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、土壤水分含量、土壤有机质、铁含量、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。

5、土壤反射波谱特性曲线较平滑,因此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,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明显。

土壤反射率具体是什么?

土壤的反射率与其机械组成和颜色密切相关,黑土大概在5%~15%,褐色土,栗钙土大概在5%~25%,红壤10%~40%,黄壤15%~50% 土壤的光谱还受植被覆盖率、地貌、耕作特点等有关。

土壤反射(土壤反射波谱曲线特征)-图2

不同质地的土壤,其波谱反射率是不相同的,如图2-12所示。粉沙反射波谱曲线整体都高;腐殖土则最低,反射率在0.1左右。反射率与机械组分有关。基岩上的风化残积物,因颗粒细,反射波谱与基岩相似。

土壤类型: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和有机质含量,因此其反射波谱也不同。例如,砂质土壤的反射率较高,黏土质土壤的反射率较低。植被类型:不同类型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叶绿素含量和反射率,因此其反射波谱也不同。

地物的光谱特征

1、反射特征可以通过测定反射率(即反射能量占入射能量的比例)进行定量化。物体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称为反射光谱,反映了地物的波谱特征。

2、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,不同于土壤、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,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,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、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。

土壤反射(土壤反射波谱曲线特征)-图3

3、地物透射波谱特征如下: ①在可见光波段,对绝大多数地物不能透射,对少数地物如水、冰和玻璃等能够透射,这些地物被称为透明物体。蓝、绿光对水体具有较好的透射能力,透射深度可达 10 ~20m,对浑浊水体可透射1 ~ 2m。

4、反射的特征可以通过反射率表示,它是波长的函数,故称为光谱反射率r(l)。反射率不仅是波长的函数,同时也是入射角,物体的电学性质(电导、介电、磁学性质等)以及表面粗糙度、质地等的函数。

对同一种土壤来说,影响土壤反射率的因素有什么?

土壤、植被、水体的反射波谱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,包括:土壤类型: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和有机质含量,因此其反射波谱也不同。例如,砂质土壤的反射率较高,黏土质土壤的反射率较低。

温度。温度高低,直接关系到土壤内一些物质的氧化或保留,这将严重影响到土壤的形成和性质。雨量。水分的多少,透水的好坏,会明显影响土壤的性质。光照。光照影响生物生长,也会影响到土壤的发育。风。

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反射率的变化,如:太阳位置、传感器位置、地理位置、地形、季节、气候变化、地面湿度变化、地物本身的变异、大气状况等。

土壤,水体,植被的光谱反射曲线特征

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。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受到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、土壤水分含量、土壤有机质、铁含量、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。

植被:植被反射光谱曲线,在可见光波段(0.4~0.76μm)有一个小的反射峰,位置在0.55μm(绿)处,两侧0.45μm(蓝)和0.67μm(红)则有两个吸收带。

植被的光谱曲线具有明显的特征。在可见光波段上,光谱曲线具有两个反射峰和两个吸收带。在绿光波段(0.55μm)附近有一个反射峰,而在蓝光波段(0.45μm)和红光波段(0.67μm)则有两个吸收带。

反射特征可以通过测定反射率(即反射能量占入射能量的比例)进行定量化。物体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称为反射光谱,反映了地物的波谱特征。

植被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特征:色素吸收决定着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,细胞结构决定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,而水汽吸收决定了短波红外的光谱反射率特性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壤反射波谱曲线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